第八十七章 夜幕落下(终章)-《旧日音乐家》


    第(2/3)页

    “罗伊推荐的‘小众路线’还真是有够小众的。”某一刻范宁自顾自地一笑。

    小镇街道的空气中荡漾着甜腻的晚餐香味,两侧店铺拉起了小电灯,范宁看着倚在二楼门帘旁的褐发少女,欣赏着从那儿悠扬飘出的小提琴声。

    “叮铃~叮铃~”清旷、空灵的牛铃声在响。

    孩子们唱着歌追逐嬉戏,牲畜们惫懒地鸣叫相和,又被农夫排着队赶去农场。

    “先往北,主干道看到鲜花广场,转西街,一直往湖边走.”

    范宁的手指在手机屏上滑动。

    ins私信界面,眼眸湛蓝的漂亮女孩头像,长长的划不到头的留言。

    范宁边停边看,边看边走。

    房子逐渐变得稀疏,树林轮廓在昏暗中拉出长长的弧线,深蓝的星空居高临下,带着神秘的壮丽感与他对视。

    他看到了湖畔上的一座小屋。

    洁白的墙壁与台阶,蓝红相间的倒V形屋顶,三面开窗,正门略微侧着湖的方向,水面是跃动的血红色残阳。

    约一米多高的台阶向上进门,里面只用了简单的木帘子分为数个区域,配置了必要的桌椅、钢琴、壁炉、吊床等物件。

    还有一些不多的游客在驻足浏览。

    “朋友们,‘特劳恩’在巴伐利亚语中意为‘皇家领地’,而开头的词缀“默”类似于古代原始日耳曼语中‘盐’的发音。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在中世纪曾是一座大型修道院,不过沧海桑田,后来修道院成了你们眼前看到的这一片咸水湖。”

    “在奥匈帝国时期,这片区域曾被开发成盐矿产业区,现在已废弃逾半个世纪,唯独作曲家先生曾经静心创作过的小屋现在成了部分人心中的朝圣之地.历史档案资料显示,这幢小屋最初的建设者是一位叫希兰·科纳尔的女士,在作曲家先生之后,小屋又几度易主,目前的资产所有者为安德烈家族.”

    尽管游客寥寥,带耳麦的工作人员仍在讲解。

    “卡洛恩·范·宁?.”

    范宁拼读出立牌上的作曲家名。

    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拼读。

    他不理解,他好像没有听过,但却感到无比熟悉,甚至和自己这个东方人的姓名有半边相似。

    轮椅在地面滑行的声音响起。

    “卡洛恩的fans?”

    后方传来一道软软糯糯的少女声。

    范宁转身。

    女孩约莫只有十五六岁年纪,个子不高,一身紫衣,因为患有腿疾一类的病,而坐在轮椅上。

    她留着一头齐肩的黑色头发,末端带着些许欲要滴落的酒红。
    第(2/3)页